当前位置: 首页 >观察 >

以体育人、为青春赋能 巴南珠江城中学深化体教融合创新大课间活动形式

来源:创业网 2023-05-31 18:07:12

冲拳、踢腿,武术操一招一式显风采;踏步、跳跃,韵律操活灵活现有特色;投篮、对抗,篮球赛团结协作赢喝彩……春季开学以来,重庆市巴南区珠江城中学深化体教融合,在大课间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锻炼需求。

“以体育人”推动体教深度融合,找准发展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珠江城中学教育人不舍昼夜、快马加鞭,全力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加快推进学校教育向着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篮球比赛现场

找准抓手 优化顶层设计

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根据“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原则,从8个方面,对“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提出意见。

“体教融合”动静不小,个中原因不言自明。

跑两步就喘、缺乏锻炼习惯、运动热情不足……今年春季,珠江城中学的学生告别网课、重返校园,但身体素质却有所降低,这让不少家长、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让学生重新动起来不难,关键是让他们养成习惯、快乐锻炼、长期坚持。珠江城中学体艺综合组教研组长蔡学渊认为,只有让学生体质增强、活力激发,实现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并进,珠江城中学的基础教育才能高质量发展。

上坡路难走,力行则能至。在全面恢复线下上课后,珠江城中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便凝聚起高度共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谋划,我们要坚决落实体教融合。”蔡学渊坚定地说。

为完善制度建设,珠江城中学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创新中小学课间操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校内体育运动需求。经过一系列措施,学生的健康与活力得到充分展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课间操行比赛活动

创新内容 丰富活动载体

“吐气松云手落,移重心小揉球……”伴随着《梁祝》音乐声,珠江城中学的学生开始了大课间韵律操表演,操场上充满了古典韵雅与青春活力。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体能操、武术操等多套体操,深受学生的喜爱。

“珠江城中学将更加聚焦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让大课间个性化、定制化,让学生尽情发挥所长。下一步,学校还要将体育类课后延时服务和大课间有效链接,进一步走向多元化。”在德体卫艺处副主任熊钢看来,丰富的大课间活动,不仅让学生舒缓了学习压力,感受到锻炼的快乐,还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现在我们‘以体育人’首先瞄准课间操进行突破。”熊钢介绍说,体育教研组以此为契机,积极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各类创新课间操与其他运动搭配,能让大课间产生“1+1>2”的增量效果。据了解,花式跳操在珠江城中学的大课间不断翻新,广播操、韵律操、武术操、体能操等各类健身操纷纷“登场”。

因校制宜、突出特色,珠江城中学还陆续开发了许多特色项目活动:羽毛球、乒乓球、橄榄球;田径赛、篮球赛等特色项目被不断推出……

田径训练

“为提高学生的课间操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会定期创新大课间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珠江城中学副校长李艳舒说,为形成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表,学校会定期开展大课间操行比赛活动,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力量、团结、健康、向上的平台。

以体为媒 落实立德树人

行走在珠江城中学的校园里,会发现一些难能可贵的现象——

体育课时充分保障,严格规定不能被语数外等学科“侵占”;

睡眠时间强制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

校橄榄球队在比赛中获初中男子组、混合组双第一

“体育工作,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更是珠江城中学基础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李艳舒说。

如何实现以体育人,为青春赋能,赋予学生强健体魄?珠江城中学的回答是:不仅要多彩课间操常态化,还要因校制宜实现体育活动、赛事常态化。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德育因子,让学生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

5月29日,珠江城中学举行第二届“尚水杯”班级篮球联赛,比赛吸引了大批同学近距离“观战”,同学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参赛队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青春活力和拼搏精神,也深受队员们传递的热爱运动的健康生活理念感召。

“我们的学生特别阳光、特别自信。”在珠江城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国禄看来,这跟学校坚持“以体育人”为青春赋能,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的理念有密切关系。

据了解,珠江城中学每年都会组织体育文化节、秋季运动会、班级体育对抗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体育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更是对学生凝聚力、争先意识、规则意识、公平意识的培养。”刘国禄介绍说,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德育内涵,而学校抓住了“德”,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文/图 王纪喆)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大家还在看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