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债关口,雅居乐又一次把物业资产摆上货架。
8月19日一早,雅居乐突发公告,拟以每股7.01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4900万股雅生活服务(3319.HK),作价约3.43亿港元。
“出售事项募集的全部资金,将用于加强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及财务流动资金,增强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雅居乐在公告中表示。
【资料图】
雅生活在此前一日(8月18日)的收盘价为8.35港元,此次交易价相当于折让16%。
母公司折价减持套现,消息一出,雅生活在8月19日上午大跌近14%,股价创历史新低。当日收报7.33港元,下跌12.22%。
1
回笼资金
借助雅生活筹钱,雅居乐不是第一次。
2021年11月,雅居乐附属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24.18亿港元的可交换债券,期限5年,年利率7%。
根据协议,这笔债券可交换约8799.13万股雅生活服务股份,占后者现有已发行股本约6.2%。
时隔10个月,雅生活的股份再次被卖,这一次不仅雅居乐自己要卖,连带关联公司的持股也被摆上货架。
8月19日的公告披露,雅居乐的关联方“共青城雅生活投资”,拟以相同价格出售其持有的2950万股雅生活股份,预计回款约2.07亿港元。
而共青城雅生活投资,由雅居乐执行董事黄奉潮、雅生活执行董事李大龙间接控制。
雅居乐表示,共青城拟将这笔款项提供给雅居乐作为贷款,无抵押且不计息。基于此,雅居乐共获得约5.5亿港元的资金。
8月是雅居乐的偿债高峰,有两笔合计6亿美元的境外债。最近一笔已于8月15日到期,雅居乐如期偿还;剩下的一笔是8月31日到期的4亿美元票据,筹钱的时间仅剩11天。
另外,在2022年内,雅居乐还有一笔10月份的15亿元私募债和10亿元ABS。雅居乐称,“有信心如期偿付年内剩余到期债务。”
尽快回笼资金,是雅居乐的头等大事。
此前,雅居乐已多次出售资产、谋求融资,也采取缩减人员、节省开支等措施。一位雅居乐内部员工告诉《21CBR》记者,今年6月份,集团完成了新一轮人员优化。
对于在售楼盘,雅居乐一度采取降价促销措施。然而,市场回暖缓慢,去化周期被拉长。
今年前7个月,雅居乐累计预售金额为444.5亿元,同比下降46.79%。
减持物业公司股权,并不意外。雅居乐目前仍是雅生活的最大股东,此次出售事项完成后,雅居乐持有后者50.86%股份。
2
难言独立
雅生活是脱胎于雅居乐的物业服务团队,后经陆续收购绿地物业、青岛华仁、中民物业等,在管面积规模实现跃升。
早期,雅生活的业务多依赖母公司,2018年上市后尝试“断奶”,向外拓展。2022年上半年,雅生活的营业收入为76.2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多数由第三方项目贡献。
截至今年6月底,雅生活的合约面积达7.06亿平方米,第三方项目通过市场拓展、收购整合等方式扩张,合约面积(含控股成员企业)约达5.6亿平方米,占比达79.1%。
克而瑞数据显示,雅生活上半年新增合约面积5997万平方米,排名行业第二,仅次于碧桂园服务。
“我们业务的来源,未来一定是来自于市场。今年上半年受地产行业影响比较大,雅居乐和绿地双股东给出的项目相对比较少。”雅生活总裁李大龙表示。
只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雅生活也付出了一定的利润代价。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约11.5亿元,同比减少10.3%,毛利率为26.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原因之一就是第三方拓展项目占比提升。
此外,地产客户的流动性危机也蔓延至雅生活,影响了利润。上半年,雅生活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扩大,录得损失2.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040万元左右。
雅生活一直强调独立性,如今母公司债务承压,它也难以独善其身。
今年上半年,雅生活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应收账款为2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过10亿元,其他应收账款为8.3亿元。
鉴于业内一直有上市物管公司“输血”母公司的前车之鉴,市场对此多有担忧。雅生活管理层也特别强调,从未出现与雅居乐未经披露的关联交易和资金来往。
过去,雅生活曾多次提及“双千亿”目标,其中之一是在资本市场市值达到1000亿港元。
如今母公司艰难,波及雅生活,8月19日收盘,其市值仅104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