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宜宾市叙州区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和内驱动能,形成“村民订村规、村规约村民、村庄村民管、监督全过程”的农村基层治理新局面,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村干部正在宣布表扬家庭名单
“在这里你能看到你所在村庄,我们村上发的信息全部都在里面,你有什么诉求,比如说这段路存在安全隐患,都可以发在这里面……”日前,柏溪街道喜龙社区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小洪正耐心地给村民讲解小程序“川善治”的使用方法。
(资料图)
杨小洪告诉笔者,今年五月中旬开始,喜龙社区村积极探索开发了“川善治”基层治理数字化小程序,含“村规民约”等五大主题,其中“村规民约”将“积分制”管理和数字化乡村建设紧密结合,把乡村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纳入“积分”评定内容,推动村民“积分”管理规范化、智能化,构建乡村“智”理新模式。
“我们刚才一起学习了川善治这个小程序,现学现用拍了修剪树枝的视频后上传申请了积分,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积分兑换超市以前是每年统计一次年底再兑换,现在能实现每月兑换一次了。”村民罗国琼开心地表示,小程序数字化的管理模式还解决了“积”分超市存在“积分”统计量大、事项杂、评分即时化等难题。
“我在小程序上看到招聘信息以后报名,然后他们通知我来面试,避免了跑冤枉路。”一直在外务工的村民郭洁正是通过这一渠道了解到村上的招聘信息,准备回村就业。作为一款基层治理数字化小程序,“川善治”也是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川善治”小程序从推广到现在,短短的十来天已有300余户村民加入小程序,占常住人口的60%左右。目前,已成功解决村民诉求5件,极大提高了村委工作效率。下一步喜龙社区村还将加大推广力度,争取全村村民入驻,通过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将基层治理与群众参与精准对接,提升治理工作成效。
在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的过程中,如果说柏溪街道喜龙社区村是用“小程序”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那么樟海镇则是以“小家”带“大家”,常态化开展评比评选,持续选评、树立身边的“最美”典型,让“一枝独秀”变“百花齐放”,推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我宣布,这次的‘美丽家园示范户’有……”
在樟海镇红荔社区村,一场特别的表扬会正在进行。会上,20户家庭被授予“美丽家园示范户”“廉洁家庭”等称号,还有16名村民被授予“好儿女”“好邻居”等荣誉。
“很高兴这次被评为绿色家庭,接下来,我会带头保持村里的清洁卫生,不断美化大家的生活环境。”村民张义琼开心地说。
据了解,红荔社区村是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制定了《红荔社区村村规民约》,出台了《红荔社区村村规民约量化管理办法》,每季度都要对各社区每家每户,通过量化打分进行汇总公示,评选出“美丽家园”,张贴“红黑榜”“荣誉榜”,对在各方面做得好的家庭予以“荣誉榜”“红榜”表扬,不足的则予以“黑榜”警示,以此号召广大家庭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家庭文明程度。
“除了红荔社区村以外,2022年,全镇共有422户村民在各类乡风文明评比中受到表扬,各村(社区)都在进行乡风文明系列奖项的评比活动,形成群众事群众办,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樟海镇党委委员王羽介绍。
叙州区基层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索多元化治理新模式,以特色产业、精神文明、村容村貌和社会治理等为着力点,用实践探索出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文 刘倩 何海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