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观察 >

全球时讯:南京:积极回应民生关切 中医药立法取得新进展

来源:中国网 2023-06-21 16:01:42

6月20日,《南京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提交南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进行一审。作为第一部省会城市的中医药立法,条例草案分为总则、服务体系、文化传承、融合创新、监督保障和附则六章,共四十七条,将为引领、促进和规范南京中医药事业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支撑。

条例突出务实有效


(资料图)

健全就医保障 推动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南京中医药发展历史悠久,历代名医辈出,以“金陵四大名医”之首张简斋所形成的金陵医派影响深远、传承至今。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刘奇志介绍,南京市中医院成立了“金陵医派中医药研究中心”,专门发掘整理经典方子、研究金陵医派古籍,传承、培养金陵医派的特色人才。

而南京作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各种老年病、慢性病患病人数不断攀升。中医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做好中医药立法工作,对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协调中西医共同发展,提供更高质量医疗资源供给,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李华说。

广泛听取各方建议

确保条例真管用、有特色

今年5月,南京市被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确定为15个国家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联合南京市卫健委、南京市司法局开展了座谈会、论证会、专题调研20余场,收集各方意见建议200余条。

南京市中草医医院中医皮肤外科诊疗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刘玉兰说,希望条例对南京特色的经典名方加以保护,督促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扶持力度,把“老祖宗”留下的秘方传承好发扬好。

张氏接骨术传承人张文象表示,希望条例能在中医师人才培养的政策上有所突破,促进涌现出更多的中医师传承人,把中医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发扬光大。

中医名家的期盼也是众多人大代表、基层医务人员的希望。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邵蔚谈到,大部分的中草药价格低、利润空间小,有些企业不愿意生产,希望条例对医疗保障等行政部门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作出规定。

长期工作在基层医疗一线的秦淮区人大代表、石门坎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雪梅透露,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治疗病患的参与率还不高,中医药床位数也不多,希望加大对中药的扶持力度,更好地提升中医药服务率与服务质量。

传承保护南京特色

拟鼓励金陵医派发展,挖掘经典名方

据了解,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关注的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问题在条例草案中已经有了体现。条例草案第一章拟从医疗机构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中西医师职业资格界定、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机制等方面对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出要求,鼓励发展中医药服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条例草案第二章专门就推进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建设拟作出规定: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化、数字化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数字医疗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看到自己和团队的期盼得到体现,南京大经中医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友说:“期待条例尽快出台,这既是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促进,也给我们从事中医药数字化研究、护航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了更好的法治保障。”

条例草案第三章就推动中医药传承研究、挖掘保护经典名方、传承保护中医药文化、建立中医药文化基地、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金陵医派发展、加强中医药交流合作等方面拟作出详细规定。“条例草案既继承宣扬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又为中医药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为配合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南京样本。”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勇说。(肖日东 谭菲 丁艺瑄)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大家还在看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