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3年开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明显下滑
2023年1-2月新能源汽车的合计渗透率为28.7%,低于去年Q4水平,但排除春节影响后,较22年1-2月平均水平的18.7%仍有10个百分点的提升。
2、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出后
1-2月燃油车销量陷入深度衰退中
购置税减免政策的退出,带来1-2月燃油车合计销量的深度下滑,同比增速为-29.5%。
22年6-12月的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极大促进了燃油车市场的销售,但从11月开始已经出现颓势。
23年1月开始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退出,使得燃油车市场重回衰退趋势,回顾过去两年的月度增速数据,仅有政策覆盖的5个月内同比增速为正。
进入3月,在销量趋势向下,库存高企,以及国六B标准即将实施的多重因素影响下,燃油车企只能选择大降价来勉强挽回销量。
3、头部合资车企领跌
奇瑞、长城汽车在一线自主品牌中表现较差
1-2月乘用车整体销量同比大幅下滑基本可以归因于合资车企的销量大幅下降,以上汽通用、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为代表,同比下滑幅度均大于市场均值。
一线自主品牌的销量相对于合资车企要更坚挺,比亚迪同比大增71.8%,长安自主、吉利表现明显优于大盘,长城汽车在一线自主品牌中表现最差,销量已经低于奇瑞。
4、6款新能源SUV和5款新能源轿车进入销售榜
SUV榜单中,共计6款新能源SUV进入TOP16榜单,其中比亚迪贡献4款,特斯拉贡献1款,广汽埃安贡献1款。
Model Y在降价后终于恢复了订单的平稳增长,也实现了相比于22年同期的正增长。
宋Pro是22年11月新上市的改款车型,受益于宋家族的客户认知,刚一上市就攀升到SUV总榜的第6位。
燃油SUV车型中,仅吉利旗下的星越L和缤越、长安自主旗下的CS35 PLUS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轿车榜单中,共计5款新能源轿车进入TOP16榜单,其中比亚迪贡献3款,五菱贡献1款,广汽埃安贡献1款。
由于比亚迪秦和五菱宏光MINIEV令人意外的同比下降,即使轩逸和朗逸出现了超30%的同比负增长,也仍然保住了轿车榜单的1-2名。秦PLUS于2月初发布了低于10万的2023冠军版,相信会在3月份发力,冲击轿车榜的第一位。
燃油车型中,仅第11位的奥迪A6L录得同比正增长。
5、1-2月新能源车企的市场份额向比亚迪一家集中
1-2月比亚迪合计销售了31.6万辆新能源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1.3%,较22年全年31.6%的份额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特斯拉、广汽埃安、长安、理想、蔚来、华晨宝马和一汽红旗提升或维持了自己在新能源市场的份额,其中华晨宝马、一汽红旗是近一年来首次出现在榜单中。
上通五、哪吒、大众集团、长城汽车、小鹏、奇瑞、赛力斯、零跑的新能源市场份额相比于2022年下降明显,其中赛力斯和零跑汽车甚至未能出现在TOP15榜单中。
华晨宝马凭借i3和ix3两款车型近期较好的表现进入到榜单中,成为继大众之后第二家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初步站稳的合资车企。
一汽红旗凭借红旗E-QM5单月近7000辆的销量首次进入榜单,能否维持住单一车型的销量值得持续观察。
6、新能源轿车市场细分来看
微型车销量下滑明显,中型轿车大爆发
1-2月微型电动车销量大幅下滑,MINIEV、QQ冰淇淋、零跑T03等车型的销量均不乐观,微型电车在国内市场的狂飙可能将告一段落。
中型轿车市场增长最明显,蔚来ET5、比亚迪海豹、长安深蓝SL03、红旗E-QM5、宝马i3等多款车型联合贡献了增量。
紧凑型新能源轿车的发展显然进入到了瓶颈期,随着碳酸锂价格从近50万元/吨快速下跌到30万元/吨以下,电池成本压力将大幅缓解,紧凑型新能源轿车或许会有更大的降价空间,以“油车电车同价”的手段在2023年重新获得增长。
7、新能源SUV市场细分来看
紧凑级和大型SUV增长明显
小型新能源SUV市场也出现了下滑,而其余各尺寸均出现了增长。
宋PLUS、元PLUS、AION Y联合贡献了紧凑型SUV的高增速,理想L9撑起了大型SUV市场的超高增速。
8、15万元以下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倒退明显
从价格带分布来看,15万以下乘用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甚至是倒退的,尤其是8万元以下的微型电动车市场退步明显。
细分来看,8-15万区间的乘用车消费为刚需型消费,往往为家庭的第一辆汽车,燃油车型在这个价格带的产品力更符合家庭刚需,而新能源车受限于成本,现阶段在产品上很难和该价位的燃油车直接竞争。
8万元以下的微型电动车近期销量不佳,宏光MINIEV、QQ冰淇淋、奔奔E-star、科莱威等明星车型销量同比、环比数据均大幅下降。微型电动车市场或提前进入到了饱和阶段。
15万元以上的所有价格带中,新能源渗透率均稳步提升,现阶段新能源乘用车在15万元以上更容易打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产品力车型。
凯联产业研究院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扩展、更新、迭代分析角度与范围,将持续以月度周期输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汽车智能化关键零部件的月度跟踪报告,欢迎和期待与产业界、研究界、投资界的同仁探讨。
凯联资本长期关注于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已投项目有汽车产业链中阿尔特、经纬恒润、泽景电子、中车新能源、中交兴路等优秀公司。
欢迎联系凯联产业研究院,邮箱:report@capitallink.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