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热点 >

演练特写丨救援现场的“最强后盾”!

来源:创业网 2023-05-13 18:25:37

5月9日,由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主办的“使命召唤·会战盘州”2023年度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在六盘水市盘州市进行。来自全省13支救援队伍及社会联动单位集结赶赴“震中”,开展为期72小时的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

一线消防指战员们在前方紧锣密鼓地开展演练,但其实,在他们身后,隐藏着一支“神秘力量”,让他们在前线战斗时,也能够更好地发挥本领,今天,贵贵就带你了解一下,这支神秘的“后方组成力量”。


【资料图】

他们由作战训练组、通信保障组、综合信息组、新闻宣传组、战勤保障组、政工保障组6个组别组成,大家通力协作联成一体,共同为本次演练做好服务,并根据总指挥部决策部署,组织指挥队伍完成救援现场搜救、保障、导调评估等任务。

作战训练组

此次演练以“使命召唤·会战盘州”为演习代号,共调集参演人员1300人,车辆196辆参与演练,演练从实兵、实战、实装、实训出发,按照5大类模块在4作业区模拟设置多层建筑救援、破拆救援、有限空间救援、山地救援、全坍塌救援、高空救援、水域救援、悬崖救援、深井救援、坍塌救援、航空救援等17项实战实训科目。

通信保障组

此次演练,全省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共出动14车47人,各类应急通信装备 300 余件套,模拟断路、断网、断电“三断”极端条件下,采取快反分队、轻骑兵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采取自组网+卫星通信、无人机与卫星站联用、公网专网结合等新战法,保障前方指挥部、一线救援人员与后方指挥中心之间通信畅通;利用大功率、轻量化的基地台和中继台,固移结合、点面融合、空地一体等方式,实现灾害现场大范围通信覆盖;

大胆使用新装备、探索新战法,通过让指战员佩戴第一视角运动相机,有效解决黑暗状态下、狭小空间内、高空救援等各种情况下的可视化远程指挥难题。

综合信息组

总队高度重视,精选27名业务骨干组成综合信息组,立足实际、实战需要,全要素、全流程开展演练工作。建立“救援现场+前方指挥部+后方指挥中心”三方信息汇采机制,24小时动态搜集现场信息,汇总救援动态,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演练期间,各支队编报《信息快报》773期,向后方指挥部报送信息150期。利用370M对讲机、无人机航拍、4G图传、第一视角等系统设备,实时跟踪灾情发展,及时发送灾害处置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为现场科学、安全、高效救援提供智力支持。启动应急联动机制,对接气象、地震、地质和自然资源等部门,从预警、监测、研判、处置等环节开展协同演练。气象部门每天3次动态提供短临预警,地震部门实时开展震情监测、灾情评估。

新闻宣传组

总队成立前后方宣传组,按照“事前预防提醒、事中持续宣传、事后深度报道”的模式对演练开展全过程宣传报道。全省80余名消防宣传员化身“战地记者”穿梭在演练的各个角落,中央广播电视台、新华社、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记者15人深入一线采访,累计在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310余条,在各级媒体刊播稿件78条。

同时全省消防新媒体矩阵联动中新社、天眼新闻、动静贵州、百姓关注等媒体平台,对演练进行全程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充分展示了消防救援队伍形象和风采。

战勤保障组

早上六点半,黔东南州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组的后勤人员已经蹲在餐车旁开始备菜,清炒白菜、肉炒木耳、土豆炖排骨是今天的菜单之一,“这一次保障任务,每个支队都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活绝招,争做一名合格的战勤保障’管家’,为一线指战员提供更好的战斗力”。黔东南支队战勤保障科科长 程有源介绍说。

据了解,针对本次演练全省共调集11个支队、210余名保障人员、170辆保障车辆至演练场,开展了8个战勤保障科目,圆满完成1300余名参演人员的餐饮、宿营、卫勤、物资、盥洗、洗涤、技术等各项保障。

政工保障组

“使命召唤·会战盘州”贵州省2023年度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开展以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各级政工助理始终坚持政治“生命线”紧跟实战拉动“冲锋线”,将遂行政治工作贯穿全程、同步跟进、精准渗透,多渠道、多形式动员号召全体指战员以最硬的措施、最实的作风、最严的纪律和必胜的信念迎接挑战,为圆满完成攻坚行动注入强大动力,在演练一线让“生命线”焕发“生命力”。

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各级政工助理同步聚焦主题教育主题主线,统筹谋划,融合推进,以理论学习为牵引、以实战练兵为载体、以成效检验为目的,将主题教育延伸至总队“使命召唤·会战盘州”跨区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一线,推动主题教育在地震演练任务中加热升温。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大家还在看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