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村位于翠里瑶族壮族乡东南部,共100户440人。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药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法造纸”等。近年来,高华村始终深化法治教育普及行动,推动法治与德治相融合,有效促进农村社会基层治理,共建和美和谐农村。
着重宣传教育提升法治意识。农村法治建设重在宣传引导,高华村积极通过村民会议、广播喊寨等方式,推进法治教育普及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并结合瑶族民俗传统,利用传统民族活动搭建法治宣传平台提升村民法治意识。在“盘王节”“度戒节”“六月六·晒衣节”等传统民俗节日,以节为媒、以活动为平台,乡政法委、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到村开展法治讲座或法治集中宣传,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和自觉守法意识。采取院坝会、小组会等形式,由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家庭开展普法宣传和乡村振兴惠民政策宣传,提高村民法律意识和政策知晓率,做自觉守法的好公民。今年以来,高华积极开展送法进万家活动,组织法治宣传小队4人,入户宣传民生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受教育群众280余人。
(相关资料图)
突出评比奖惩树牢规矩观念。在全村持续开展卫生之星、家庭文明户、党员先进户等文明评比活动。结合传统村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项目实施,推行农户“积分”管理,运用好“励志超市”,按积分兑现物资奖励,引导群众遵纪守法,明德向善,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建立“赛比评”制度,村“两委”定期对讲卫生家庭、庭院整洁家庭进行公示;对不讲卫生、不文明家庭进行曝光,使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意识从消极变积极,从被动变主动,通过公开晒“劣迹”、褒“先进”的方式使村民行为举止更规范、更得体,激发村民守法意识,规范道德行为,促进乡风文明。
加强文化融合提高道德水平。高华村坚持以瑶族特色民俗文化为基础,充分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力推进农村“道德文化”建设,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提高基层德治水平。以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执行村规民约为重点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利用瑶族“嫁郎”等传统习俗,以寨老、老村干、老党员为骨干力量,组建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丧倡导性标准,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减少滥办酒席、制止大操大办、杜绝高价彩礼,减轻群众人情负担。同时,通过设立村级教育奖励基金,引导青年好学向上,带动全村勤学风尚,提高村民综合素养,推动全社会崇德向善。
凝聚乡贤德望促进社会稳定。抓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网格化管理,高华村网格长、联户长都是由党员、寨老、乡贤等德高望重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他们在社情民意联排、矛盾纠纷联调、文明新风联树等领域的关键作用,引导群众开展法治教育、治安防范、纠纷劝导、政策宣传、环境治理等工作。通过充分凝聚乡贤、寨老威望,定期对村里的项目建设、房屋拆迁、山林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或进行排查,组织参与信访矛盾纠纷调处等事宜,较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德治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高华村通过不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行动,有效提升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全村治安和谐稳定,民风淳朴友善,近30年来,没有发生一件重大矛盾纠纷案件和刑事案件。社会治理常抓不懈,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较好的把矛盾吸附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全村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村民群众崇德向善,村寨环境净洁美化,展现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团结共建”的良好风貌。
、
通讯员:王洪全
编辑:梁群燕
二审:潘友婷
三审:植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