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金融 >

海天味业估值太高 添加剂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来源:创业网 2022-10-11 08:44:46

海天味业最陷入舆论漩涡。市场对其质疑之一是是否执行双重食品安全标准,二是其标注的添加剂有没有安全隐患。

其实,调味品行业有添加剂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对于这些添加剂也确实有行业标准是允许的。不过,这些添加剂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害,或者说这些添加剂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家也是心知肚明的。比如说,有大量添加剂的酱油,就会比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酱油便宜很多,也是各个品牌调味品走量的商品,毕竟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消费得起高端调味品。客观来说,由于欧洲和日本对于食品安全的标准非常高,所以,出口到这些地方的调味品也必须符合当地的食品安全标准;当然,其终端价格也是国内的很多倍,这些都没有什么可比

既然行业标准与添加剂并不是海天味业独有的,那么,为什么舆论不断地“追杀”海天味业?大家只看到其一,没看到其二,那就是海天味业的估值太高,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从资本市场角度看,海天味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以非常低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维持太高的估值,这样就很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任何负面都可能被放大。

大家可以看看海天味业的基本面情况。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营收增长只有9%,净利润增长只有区区1%,马上就要进入负增长状态了,但其估值依然有56倍之高。这是匪夷所思的。此前有人将海天味业比作酱油里的贵州茅台,因此也拿贵州茅台的估值与海天味业相匹配,但即便是贵州茅台的盈利增速能长期维持20%左右,因此其估值就是净利润增长的两倍约40倍左右,即便用这个估值水去套海天味业,怎么可能给出56倍的估值?

当然,也有人认为海天味业目前的盈利增速不正常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这就更是无稽之谈,就算有疫情影响,但像调味品这样的快速消费品也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反而因为居家的原因还是一种刺激,因为居家都需要做菜做饭,对调味品的需求量会更大。此外,在A股市场,很容易找到海天味业的可比大消费企业,如伊利股份和上海梅林,一个是乳业巨头,一个是罐头翘楚,但它们的估值都很低,而且营收、净利增幅都远超海天味业。如果海天味业的估值逻辑成立,那是不是意味着伊利股份、上海梅林的估值逻辑反而不成立了?

在市场流动日渐紧张的情况下,高估值公司的股价都将会面临估值回归的问题,特别是以前喜欢讲故事但基本面并不支持的高估值公司,其股价都会被打回原形。而且,从行业角度看,调味品行业虽然看起来容量很大,但整体需求增速并不高,同时内卷非常厉害,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区域产品,如华东地区有淘大,川渝地区有千禾、中坝等一众区域快消调味品品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所以,即便是全国的品牌,也很难说就一定能垄断市场,调味品市场的竞争态势和乳业非常相似,伊利、蒙牛做到今天也无法垄断整个市场,因此其市场估值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一个“打酱油”的鹤立鸡群,那就是自找没趣。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海天味业 海天味业市值蒸发 海天味业双标 海天味业大跌

大家还在看
热词